今年,高塍镇以“促民生”为抓手,先后投入1.6亿元,实施了10项涉及民生的实事工程。
该镇继续推进安居小区建设,总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惠及农民近6000人。
该镇今年启动的9条道路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90%的工程量。
本报讯 9月份,高塍镇今年实事工程之一的新高塍实验小学主体建筑完成封顶。这个总投资8000万元,集教学楼、实验楼、风雨操场和户外标准场地于一体的现代化学校,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该镇1300余名小学生的就学环境。这是该镇近年来保障、改善和发展民生取得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高塍镇始终以稳健的步伐走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前列。经济发展了,民生实事更要同步跟上。针对老镇区及周边环境设施落后等状况,今年,该镇以“促民生”为抓手,规划了10项民生实事工程,先后投入1.6亿元,大手笔、高标准推进教育、卫生、住房、交通等一批事关百姓安居乐业、事关高塍未来发展的重点工程,营造一流城镇形象和人居环境。
民生无小事,尤其是关系百姓“吃穿住用”等方面的问题更不能忽视。今年,该镇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新形势下政府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通过硬件设施的更新、完善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该镇连续多年实施安居小区建设项目,在完成滨水新城一、二期,红塔新苑一、二期的基础上,今年又深入推进滨水新城三期,红星花园一、二期,以及西城花园、百盛花园、桃园岛等小区建设,总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惠及农民近6000人。此外,一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目前,该镇已启动新高塍实验小学建设,并加快推进新高塍中学、红塔小学、红塔幼儿园的前期规划设计;对高塍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力争春节前投入使用;推进镇卫生服务中心及范道和红塔分中心建设,以不断满足群众需求,提升医疗保障水平;计划启动范道敬老院改扩建工程、红塔广场等慈善、文化建设工程,真正让群众看得见进展,等得到实惠。
道路是城市发展的“血脉”,通畅的“血脉”能加速城市的“新陈代谢”,使“肌体”更加年轻、更具活力。随着高塍镇经济的飞速发展,狭窄陈旧的城镇道路成了制约因素。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环保大道、科技大道、兴杨线、庆源大道西延段、塍文路、塍洲路等建设工程全面铺开,拉开了高塍的发展“骨架”。今年,该镇又将发展的触角延伸至“血液循环末梢”的镇内干道,先后投入3350万元启动了人民东路综合改造,中桥路、云肖路改扩建等路网建设、景观绿化亮化工程。目前,所有在建的9条道路,已经完成90%的工程量,全部建好后将进一步提升高塍的道路交通能级,为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耿蕾 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