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首届中国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推进会上,科技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了《共同推进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创新发展合作计划(2013-2015年)》(以下简称“合作计划”),明确双方将在三年内,通过实施一批国家科技计划及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等,重点扶持环科园及宜兴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力争把环科园打造成创新驱动环保产业发展的试验田和展示窗口。
“合作计划”落户宜兴,充分证明了科技部与省政府对宜兴环保历年发展成果的肯定,也充分展示了他们对宜兴环保未来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其实,这份信心由来已久。2010年,科技部与省政府在部省会商中,就把协力推进环科园创新发展列入会商议题,先后启动了一系列高端创新要素的布局:由环科园牵头组建“江苏省环保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环科园建设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环科园组建“国家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2年,科技部又支持环科园牵头承担“863”项目——“节能降耗、污废水处理成套装备研制项目”,成为首个承担“863”项目的地方政府;今年,江苏省科技厅又与园区联动承担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联合招标项目——“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支持环科园牵头承担社会发展重大支撑项目——高效智能化水处理装备研制及产业化……这些高端创新要素的配置,对推动宜兴环保企业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引领和支撑作用。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要在这段时间推进产业迅速壮大,核心要素就是创新。
科技部选择与省政府合作推进环科园的产业创新,就是想通过依托环科园的产业集群优势、计划创新优势、技术创新模式,进一步探索产业发展新机制、新思路和新模式,从而引领推动全省乃至全国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合作计划”主要从四个方面重点推进产业创新发展。一是推进环保产业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支持环科园建设国家级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国家科技计划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地;提供国家科技计划相关项目及成果信息;支持环科园建设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水处理设备与技术评估、环保专利技术和设备(产品)展示交易、环保技术实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并对运行良好的平台给予运行经费补助。二是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园内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并建设两家左右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三是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将环科园优先列入省“双创计划”和省“创新团队计划”,通过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千人计划”等,支持环科园培养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四是促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鼓励建设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推进环保产业科技金融结合示范区创新工作,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等债券融资工具,支持成长性环保企业上市融资。
在“合作计划”的指引下,宜兴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步伐更为有力。根据部署,下阶段,我市将进一步加强与部省的对接,细化各项目标任务,重点强化科技载体功能建设,不断增强孵化平台、研发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推进产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进一步加大与海内外著名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的对接力度,加大与海内外500强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招才引智,提升宜兴环保产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探索建立环保专业银行,为环保产业创新提供不竭动力,让“宜兴环保”这块金字招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文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