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渚镇祝陵村,紧邻善卷洞风景区,因坐落于“梁祝文化”发源地而得名。全村有村民4000多人,一直以来工业经济较为薄弱,然而近年来,该村积极发展工业和旅游业,上演了一场精美“蝶变”,成为远近闻名的“幸福村”。
祝陵村由原四个经济薄弱村合并而成,由于地处山区,村里以矿山开采、石灰厂等高污染、低效益的小企业为主,这一美丽的“梁祝故里”由此“蒙尘”。“当时的祝陵村,空气污染很严重,因为经常有重型卡车运输矿石,路边村民的房子常给震出裂缝,就连晴天出门都要穿雨鞋,路上全是粉尘。”今年59岁的村民李连林说。
2006年,全市对矿山宕口开始整治,这让当时并不富裕的祝陵村“雪上加霜”。面对“一穷二白”的经济状况以及矿山开采秩序整治的倒逼压力,加快转型发展,调整建材行业结构成为祝陵村“工业强村”的立足点。为此,村委会动员村里12名建材企业主改变单兵作战方式,关闭污染大的小企业,抱团成立江苏精诚山钙业有限公司,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先进管理方式,实现了企业做大做强。同时,祝陵村党总支书记赵如法依托该村丰富的建材资源,带着村干部一趟趟跑无锡、上海,凭着一腔热情招商引资。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无锡市航卓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总投资1000万元的宜兴市利源肥料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先后落户该村,村级收入也渐渐丰厚起来。目前,该村初步形成精密铸造、建材、机电、纺织等四大产业板块。2012年,全村实现工业应税销售4.2亿元,村级财政收入280多万元,实现了从经济薄弱村到经济强村的“蝶变”。
村级收入增加了,可如何带动村民致富,成了摆在祝陵村“两委”班子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祝陵村拥有“梁祝文化”资源,而且紧邻4A级景区善卷洞风景区,村内更有保存完好的国家级保护文物国山碑、省级文物玉带桥和新四军战地标语等。丰富的山水和人文历史资源,似乎给祝陵村人指明了一条致富的捷径。2010年,善卷洞风景区迎来新一轮扩容改造。借力景区资源,做好旅游产业的文章,成为祝陵村发展村级经济新的着力点。该村“两委”班子邀请规划单位对全村进行统一规划,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和高效农业。该村水坞岕自然村的农家乐“又一家农家饭店”自去年开业以来,生意兴隆,忙的时候一顿饭要翻台三四次,老板缪春芬一家忙得不亦乐乎。“我并不是祝陵村人,是把镇上的饭店关了,到这来开农家乐的。”缪春芬为何走这么一步棋?今年33岁的她笑着给记者算了“三笔账”:首先,祝陵村离善卷洞风景区不到一公里,自驾游的客人与旅行社的团体客过来都很方便;其次,祝陵村通过整治,环境非常优美,而且人文历史资源众多,还免费向游客开放;最重要的是村里的政策好,村委会经常派人主动去周边的景区和旅行社替村里的农家乐“吆喝”生意,现在上海、杭州等地旅行社的大巴车隔三差五地就会开进村里。目前祝陵村共有大小农家乐十余家。
如今的祝陵村再也看不见粉尘漫天,有的是鸟语花香、小桥流水。今年,该村又投资近300万元,新修建一座占地近60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广场,预计年底就可完工。目前,村里还在规划修建一个山货市场与陶瓷市场。村干部说,我们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尽量与善卷洞风景区发展相匹配,给村民带来更多就业与致富机会,建好张渚镇的“北大门”。
(杨鋆/文 仇洪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