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曼生石瓢

曼生石瓢

曼生石瓢

石瓢起初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早期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
壶型说明

石瓢起初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早期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

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是初期的紫砂“石铫壶”。

曼生款 石瓢紫砂壶图片

石瓢壶的起源

石瓢壶的起源,还得从一个故事说起:据传,陈曼生在做官之余,经常微服简从,漫游于市井中,偶而或淘选古物,加以收藏。一日,忽然见到一个乞丐,行乞于街角,前置一石器。曼生观看其器许久,未曾得见。于是近前捧起细细的看,只见这件器形状独特,似瓜非瓜,虽显陈旧,却难掩其典雅古朴的面貌。观看它的底端,竟有“元人邵氏定制瓢器”字样,曼生不禁大喜过望,立马取出纹银二两购买下来。

曼生款 曼生石瓢紫砂壶图片

曼生得了这件东西如获至宝,匆匆回到家里清洗干净,再细一看果然乃一元代石瓢也。曼生乃紫砂玩家,依这个造型制壶的心情油然而生。于是以石器为原形绘壶再加上壶盖、壶嘴以配之,经过易稿数百次,终成壶式,起名曰“石瓢”。后世人为纪念曼生,秒之为曼生石瓢壶。

后来历代壶艺师制出的曼生石瓢紫砂壶,或是极力模仿曼生原作、或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设计,于是便出现了高、矮、瘦、满等各种造型的石瓢壶。

 淘壶人馆藏石瓢壶 

厉上清 石瓢紫砂壶图片

采用了原矿底槽清制作而成,壶容量为380cc,石瓢壶继承了传统的精粹,整个壶身呈“金字塔”形,丰润饱满,由于重心下垂使用很稳当,更具有极大的观赏性,壶嘴的特色在于短小有力,为直筒形,使出水更加有力量顺畅,壶钮采用常见的拱桥造型,三脚把显得特别规整,整款壶呈现出女性特有的清秀之美,刚中见柔,将传统壶型的特色表露无遗,工艺高超。

壶身正面陶刻“莫笑吾痴茶为知己”,旁刻“上清撰”,壶身反面陶刻枝头鸟儿栖息图,落款“上清”,底款印章『上清书画砂壶』,证书“上清陶刻书画,作品證於丁酉年(2017年)”,整款壶纵横交错,严谨而规整,布局合理,构思精巧,值得把玩。

许文军 石瓢紫砂壶图片

厉上清 石瓢紫砂壶图片

采用了原矿底槽清制作而成,壶容量为420cc,整款壶上敛下丰,口盖紧密,弧形钮散开,略见扁平,桥型壶钮。壶体底部略微见小圆弧,老师并不囿于传统壶型的风格,小有新意,直流嘴挺翘而修长,三角把显得特别规整。整款壶呈现出女性特有的清秀之美,刚中见柔,将传统壶型的特色表露无遗,工艺高超。

落款“上清为之”,底款印章『上清书画砂壶』,证书“上清陶刻书画,作品證於丁酉年(2017年)”,整款壶的器型精神饱满,拥有大气之风,此乃收藏实用之佳品,壶友不可错过的杰作。

钟新明 子冶石瓢紫砂壶图片

采用了原矿底槽清制作而成,壶容量为410cc,该壶古朴雅致,深沉稳重,清和质朴。整个壶身呈金字塔形,丰润饱满,由于重心下垂使用很稳当,更具有极大的观赏性,壶嘴的特色在于短小面有力,为直筒形,使出水更加有力量顺畅,壶钮采用常见的拱桥造型,使整款壶在简单中多了一份活力,壶盖与壶身严丝密缝使此壶具有 极高的实用性。

壶体正面刻绘了月下的梅花,反面刻绘“暗香疏影”,底款印章『钟新明』,证书内容为“此壶采用原矿底槽清泥,由本人全手工精製而成,丙申年夏,钟新明”,色泽鲜亮美观,味道清新,雅韵十足。

吴永明 子冶石瓢紫砂壶图片

采用了原矿段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400cc,石瓢壶造型简练,敦厚调和,壶身圆润,线条柔和, 壶嘴为修长的直流嘴,暗接手法与壶身相连,环形壶把同样采用暗接手法与壶身相连,而壶嘴与壶身两者遥遥相对,爱壶者如果再仔细看,可看出整个壶型呈由两个等腰三角形结合而成,首先壶身是大三角,而壶钮内是小三角,相当稳重的三角形再加上三乳足鼎立,整个器型便更加稳实。

张丽萍 矮石瓢壶

此款矮石瓢壶体扁圆,壶腹上小下饱,斜面过渡自然,整个壶体呈等腰梯形;壶盖上环型壶钮,似小桥流水,美观大方。壶嘴略弯曲,线条简明,壶把上粗下细,握持舒适,整器虽无一装饰,但却独具美感,看上去端庄贵气之外又显灵动,隐隐中又含有几分亲切柔和之美。

惠祥云 石瓢紫砂壶

此款石瓢壶壶身呈梯形,亦曲亦直,曲线柔和流畅,显现出简朴大方之气度。三丁足呈鼎立状制成,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直流壶嘴,简洁见力度,暗接处理融于壶身整体。壶把呈耳式,与壶身之形互补。桥型钮,平压盖,干净利索,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为上的特点。此壶上小下大,重心下垂,造型简练,敦实调和,且壶身磨砂质感较强,带有一股古色古香气韵。

“弱水三千,只饮一瓢”石瓢壶在刚劲中带着秀美,柔和中彰显韧力,历来都深受藏家们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