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砂商城 唐凤芝 民国 唐凤芝 柿子壶
描述
唐凤芝(1900-1976),男,宜兴丁蜀上袁村人,清末民国紫砂大家,1954年移居蜀山南街。1946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他创制了“抗战胜利壶”,又称“国光壶”,籍示爱国热忱。上世纪50年代初,唐凤芝与王寅春、顾景舟(唐凤芝父亲的干儿子)被蜀山陶业合作社聘为技术骨干。
16岁随父亲唐顺洪学艺,与王寅春、顾景舟同村,学艺时常在一起切磋壶艺。擅长设计创新,屡以新品风靡上海名流圈,并经租界销往欧美市场。他构思创作力很强,有过目不忘之美誉。制壶技术全面,无论光货、花货、方型、圆型俱能制作。曾为印模制壶开创先河。他的壶被当时的报纸称为“名震中外,视若珍宝”、“出品精良、驰誉遐迩”、“善于创新,工艺精良”、“籍示爱国热忱”,“来预定是壶者,有供不应求之势”。当时政府要员、达官贵人,以能藏有一把唐凤芝紫砂壶为荣。
作品图片
泥料特点
原矿红泥
黄龙山的红泥蕴藏于黄石石英岩岩层的下部,在浅表层黄石石英岩的夹缝中也较为多见,而红卫、小煤窑、赵庄的红泥蕴藏于嫩泥的夹层中。
人们在开采做粗陶的主要材料嫩泥的过程中,从嫩泥的矿层中分拣出红泥。红泥原矿的颜色有大红色、朱红色、淡红色、土灰色、土黄色、玫红色、金黄色、浅绿色等。
红泥的泥质有软硬、韧脆、粗细等特征,是一种以黏土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材料,其中又含伊利石、高岭土、石英和云母等,其氧化铁含量与朱泥相近。
红泥制成器物后进行烧制,窑温是以中温为适宜,烧成作品后见红色胎面,妩媚晶莹,因其砂色艳丽不俗、娇柔温润,泡茶香温纯正,受到了玩壶藏家的喜爱。
红泥的泥性适中,干湿易掌握,稳定性好,窑温收缩率为12%左右,制壶成品率高,从明代到现在一直是制壶艺人制成作品的首选原料。
安全支付方式
-
1、快捷支付
-
2、银行转账
开户行及网点 户名 账号 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亭林支行 上海淘壶人实业有限公司 32784708010558942 -
3、门店交易(到店支付现金或POS刷卡)
上海店 上海市闵行区北松公路58号淘壶人紫砂艺术馆 电话:18501662999 宜兴店 宜兴市丁蜀镇陶瓷城F区12号楼1148 电话:18501671666
优质服务
服务保证
专业包装物流
相关作品
好紫砂 淘壶人

欢迎咨询(最快1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