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市政协主席邵亚群代表政协宜兴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13年,市政协将——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致力在稳增长、促转型上彰显新作为;
秉持参政为民宗旨,致力在维民利、保民生上实现新进展;
高举团结民主大旗,致力在聚合力、建和谐上取得新成效;
围绕“三化”建设要求,致力在增动力、添活力上开创新局面。
昨天,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市政协主席邵亚群代表政协宜兴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两个部分。
一
报告指出,2012年,是我市十四届政协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挑战,全市人民在中共宜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克难奋进、争先赶超,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一年来,市政协以中共十七届六中、七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总体部署,围绕“稳增长、提品质、显魅力、促和谐”的工作主线,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主题,积极履行主要职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为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为助推实体经济平稳发展谋长远之计
1、造势鼓劲提振发展信心。困难年景之下,坚定信心最为重要。市政协主动搭建各种平台,努力在严峻的经济大形势下营造温暖的发展小环境。着眼促进知情明政,举行情况通报会;着眼推动政企抱团,召开“企业服务深化年”政情交流会;着眼帮解企业困难,广泛开展“三解三促”活动,为企业抵御经济寒冬注入了动力。
2、建言献策集聚发展智慧。市政协通过多种途径,为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常委会议高位咨政作用,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开展视察调研,并形成《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促进我市实体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建议案;充分发挥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作用,围绕农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税收规费征缴等主题集思广益,有力促进了我市实体经济的稳健运行;充分发挥委组对口联系作用,围绕规范运作小额贷款、着力建设金融生态、加强银企合作对接等对口协商,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确保正常运转发挥了积极作用。
3、身体力行践行发展事业。市政协组织广大委员认真开展“立足本职促发展,当好委员献良策”主题活动,以加快发展为目标、以积极履职为己任、以奉献社会为追求,为推动经济复苏尽心竭力。
(二)牢固树立民本理念,为促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建睿智之言
1、立足“宜居”,服务城乡统筹发展。为推动“城市品质化”,集中视察政府实事工程、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从呼应产业发展需求、改善百姓生活条件、提升城市能级品位等角度出谋划策;为打造“生态特色化”,专题视察化工企业整治、水源地保护等民生环保工作情况,扎实推进农村村庄环境整治;为加快“城乡一体化”,着力推进公用事业均衡发展、镇级城市化管理等重点工作,提出加快城镇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供水供气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等建议。
2、着眼“民利”,助推社会保障建设。高度关注公共住房保障、医疗卫生保障、饮食和用药安全保障,把情系民生、为民谋利作为政协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致力“民权”,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认真做好提案工作、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广泛开展委员约谈,使反映民声、传递民意,成为“人民政协”的应有之义。
(三)充分发挥独特优势,为确保社会局面和谐安定尽应有之力
1、加强各界联合促团结。坚持合作共事原则,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搭建协商平台、创优咨政条件;倡导包容共融理念,加强与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三胞眷属、民族宗教界人士和社会新阶层的团结联络,巩固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营造互促共进氛围,创优了和衷共济的政治环境,推动了多党合作政治体制的更好发展。
2、承扬优秀文化促和谐。通过精细编撰文史资料、精心组织文化活动、精致办好政协会刊,进一步弘扬了宜兴名人文化、助推了文化强市建设、丰富了文化名城内涵。
3、关注社会管理促稳定。立足平安宜兴建设,专题视察公安工作、平安乡镇创建工作,着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营造平安环境;立足法治宜兴建设,专题协商制定《宜兴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联合开展“法治进农村”道路交通法规宣传月活动,切实推动行政依法、群众守法;立足和谐宜兴建设,着力做好宣传引导、解疑释惑、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成为营造心气和顺、关系和睦、社会和谐局面的重要保证。
(四)始终注重自身建设,为实现政协事业持续发展筑坚实之基
1、抓学习提升履职力。通过履新培训重系统、专题培训重规范、日常培训重实效,把组织委员培训、尽快进入角色作为开局之年政协工作的重中之重。
2、抓制度提升执行力。通过全面领会《意见》精神、完善修订工作制度、强化落实成效考核,把推动职能履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作为开局之年政协工作的关键举措。
3、抓队伍提升影响力。通过配强配优领导班子、夯实委组工作基础、持续推进机关建设,把提升队伍整体水平作为开局之年政协工作的保障工程。
二
报告指出,2013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的起步之年,也是十四届政协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市政协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宜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民政协事业正确的政治方向,按照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主要职能,竭智尽责助推科学发展,真情实意关注民生幸福,凝心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务实创新加强自身建设,为把宜兴建设成为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致力在稳增长、促转型上彰显新作为
1、立赶超之志助推率先发展。要依托各级政协组织,通过召开企业家委员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强信心、树典型,进而引导广大政协委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全市范围内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着力营造一心一意做实体、群策群力兴实业的良好氛围。
2、献务实之计助推加快发展。围绕促进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旅游经济强市、打造金融生态示范区等重点课题,通过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议等形式,开展视察调研、积极参政建言,在化解瓶颈制约、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上协调帮扶。
3、循科学之道助推协调发展。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持续关注高铁时代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跟进《民生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围绕文化事业繁荣,持续发挥政协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
(二)秉持参政为民宗旨,致力在维民利、保民生上实现新进展
1、多做反映民情之事。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地位超脱、渠道畅通的优势,贴近群众生活、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准确反映群众心声,及时有效地解决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2、多献改善民生之策。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为建成劳有优酬、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的幸福宜兴竭尽智慧。
3、多谋稳定民心之举。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团结面宽、联系面广的优势,带领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协助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营造心齐气顺、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三)高举团结民主大旗,致力在聚合力、建和谐上取得新成效
1、在广泛协商中彰显和谐。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进一步健全议题选择、协商程序、结果反馈等工作机制,丰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具体形式,使包括各党派团体和广大委员在内的社会各界更广泛、平等地参与到民主协商过程中来,推动党政决策更具科学性和代表性。
2、在广开言路中实现和谐。在开展视察调研、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活动中,要广泛征询各界意见建议,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咨政监督,通过政协民主监督平台,推动部门工作成效与群众期盼要求最大限度趋于一致。
3、在广集智慧中增进和谐。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和主动性,围绕“五位一体”建设目标,重点关注经济平稳运行、城乡一体发展、构筑生态文明、促进文化繁荣、创新社会管理等课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参政建言工作机制,从而汇各界智慧、聚全市合力,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四)围绕“三化”建设要求,致力在增动力、添活力上开创新局面
1、突出委员主体地位。要勤学善思,将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广大委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强细化对接,指导工作实践;要履职尽责,围绕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奋力夺取现代化建设事业新胜利”的总要求,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努力完成履职任务;要创先争优,充分认识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既立足本职,敬业爱岗比作为,又关注社会,热心公益争奉献。
2、巩固委组基础作用。专委会要突出“能动性”,主动对接部门,立足专业特点,开展专题研究。工作委要突出“规范性”,立足地方实际,严格落实制度要求,有序推进既定活动。界别活动组要突出“特色性”,在视察协商中充分反映各界心声、传递各方建议。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致力在稳增长、促转型上彰显新作为;
秉持参政为民宗旨,致力在维民利、保民生上实现新进展;
高举团结民主大旗,致力在聚合力、建和谐上取得新成效;
围绕“三化”建设要求,致力在增动力、添活力上开创新局面。
昨天,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市政协主席邵亚群代表政协宜兴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两个部分。
一
报告指出,2012年,是我市十四届政协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挑战,全市人民在中共宜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克难奋进、争先赶超,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一年来,市政协以中共十七届六中、七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总体部署,围绕“稳增长、提品质、显魅力、促和谐”的工作主线,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主题,积极履行主要职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为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为助推实体经济平稳发展谋长远之计
1、造势鼓劲提振发展信心。困难年景之下,坚定信心最为重要。市政协主动搭建各种平台,努力在严峻的经济大形势下营造温暖的发展小环境。着眼促进知情明政,举行情况通报会;着眼推动政企抱团,召开“企业服务深化年”政情交流会;着眼帮解企业困难,广泛开展“三解三促”活动,为企业抵御经济寒冬注入了动力。
2、建言献策集聚发展智慧。市政协通过多种途径,为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常委会议高位咨政作用,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开展视察调研,并形成《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促进我市实体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建议案;充分发挥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作用,围绕农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税收规费征缴等主题集思广益,有力促进了我市实体经济的稳健运行;充分发挥委组对口联系作用,围绕规范运作小额贷款、着力建设金融生态、加强银企合作对接等对口协商,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确保正常运转发挥了积极作用。
3、身体力行践行发展事业。市政协组织广大委员认真开展“立足本职促发展,当好委员献良策”主题活动,以加快发展为目标、以积极履职为己任、以奉献社会为追求,为推动经济复苏尽心竭力。
(二)牢固树立民本理念,为促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建睿智之言
1、立足“宜居”,服务城乡统筹发展。为推动“城市品质化”,集中视察政府实事工程、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从呼应产业发展需求、改善百姓生活条件、提升城市能级品位等角度出谋划策;为打造“生态特色化”,专题视察化工企业整治、水源地保护等民生环保工作情况,扎实推进农村村庄环境整治;为加快“城乡一体化”,着力推进公用事业均衡发展、镇级城市化管理等重点工作,提出加快城镇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供水供气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等建议。
2、着眼“民利”,助推社会保障建设。高度关注公共住房保障、医疗卫生保障、饮食和用药安全保障,把情系民生、为民谋利作为政协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致力“民权”,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认真做好提案工作、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广泛开展委员约谈,使反映民声、传递民意,成为“人民政协”的应有之义。
(三)充分发挥独特优势,为确保社会局面和谐安定尽应有之力
1、加强各界联合促团结。坚持合作共事原则,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搭建协商平台、创优咨政条件;倡导包容共融理念,加强与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三胞眷属、民族宗教界人士和社会新阶层的团结联络,巩固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营造互促共进氛围,创优了和衷共济的政治环境,推动了多党合作政治体制的更好发展。
2、承扬优秀文化促和谐。通过精细编撰文史资料、精心组织文化活动、精致办好政协会刊,进一步弘扬了宜兴名人文化、助推了文化强市建设、丰富了文化名城内涵。
3、关注社会管理促稳定。立足平安宜兴建设,专题视察公安工作、平安乡镇创建工作,着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营造平安环境;立足法治宜兴建设,专题协商制定《宜兴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联合开展“法治进农村”道路交通法规宣传月活动,切实推动行政依法、群众守法;立足和谐宜兴建设,着力做好宣传引导、解疑释惑、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成为营造心气和顺、关系和睦、社会和谐局面的重要保证。
(四)始终注重自身建设,为实现政协事业持续发展筑坚实之基
1、抓学习提升履职力。通过履新培训重系统、专题培训重规范、日常培训重实效,把组织委员培训、尽快进入角色作为开局之年政协工作的重中之重。
2、抓制度提升执行力。通过全面领会《意见》精神、完善修订工作制度、强化落实成效考核,把推动职能履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作为开局之年政协工作的关键举措。
3、抓队伍提升影响力。通过配强配优领导班子、夯实委组工作基础、持续推进机关建设,把提升队伍整体水平作为开局之年政协工作的保障工程。
二
报告指出,2013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的起步之年,也是十四届政协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市政协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宜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民政协事业正确的政治方向,按照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主要职能,竭智尽责助推科学发展,真情实意关注民生幸福,凝心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务实创新加强自身建设,为把宜兴建设成为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致力在稳增长、促转型上彰显新作为
1、立赶超之志助推率先发展。要依托各级政协组织,通过召开企业家委员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强信心、树典型,进而引导广大政协委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全市范围内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着力营造一心一意做实体、群策群力兴实业的良好氛围。
2、献务实之计助推加快发展。围绕促进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旅游经济强市、打造金融生态示范区等重点课题,通过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议等形式,开展视察调研、积极参政建言,在化解瓶颈制约、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上协调帮扶。
3、循科学之道助推协调发展。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持续关注高铁时代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跟进《民生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围绕文化事业繁荣,持续发挥政协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
(二)秉持参政为民宗旨,致力在维民利、保民生上实现新进展
1、多做反映民情之事。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地位超脱、渠道畅通的优势,贴近群众生活、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准确反映群众心声,及时有效地解决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2、多献改善民生之策。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为建成劳有优酬、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的幸福宜兴竭尽智慧。
3、多谋稳定民心之举。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团结面宽、联系面广的优势,带领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协助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营造心齐气顺、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三)高举团结民主大旗,致力在聚合力、建和谐上取得新成效
1、在广泛协商中彰显和谐。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进一步健全议题选择、协商程序、结果反馈等工作机制,丰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具体形式,使包括各党派团体和广大委员在内的社会各界更广泛、平等地参与到民主协商过程中来,推动党政决策更具科学性和代表性。
2、在广开言路中实现和谐。在开展视察调研、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活动中,要广泛征询各界意见建议,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咨政监督,通过政协民主监督平台,推动部门工作成效与群众期盼要求最大限度趋于一致。
3、在广集智慧中增进和谐。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和主动性,围绕“五位一体”建设目标,重点关注经济平稳运行、城乡一体发展、构筑生态文明、促进文化繁荣、创新社会管理等课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参政建言工作机制,从而汇各界智慧、聚全市合力,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四)围绕“三化”建设要求,致力在增动力、添活力上开创新局面
1、突出委员主体地位。要勤学善思,将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广大委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强细化对接,指导工作实践;要履职尽责,围绕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奋力夺取现代化建设事业新胜利”的总要求,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努力完成履职任务;要创先争优,充分认识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既立足本职,敬业爱岗比作为,又关注社会,热心公益争奉献。
2、巩固委组基础作用。专委会要突出“能动性”,主动对接部门,立足专业特点,开展专题研究。工作委要突出“规范性”,立足地方实际,严格落实制度要求,有序推进既定活动。界别活动组要突出“特色性”,在视察协商中充分反映各界心声、传递各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