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期炉钧釉瓷胎梅瓶

作者:炉钧釉编号:02703185材质:均陶口径:4cm直径:14cm底径:8cm总高:22cm类别:其他 作者更多作品》
服务承诺:
  • 真品保证
  • 老师授权
  • 作品证书
  • 包邮服务
炉钧釉

紫砂装饰技法之一

盛行于雍正乾隆两朝

该釉色在宫廷中的应用

描述

炉钧釉是清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新创的一种仿钧低温釉,此后历朝均有烧造,盛行于雍正、乾隆时期。此种釉有施于瓷胎上者,也有施于宜兴紫砂胎上者,烧成后釉中紫红、蓝、绿、月白等色熔融一体,斑璨淋漓。清人撰《南窑笔记》曰:“炉均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炉钧釉主要以流淌的蓝釉形成自然的垂流条纹,其间密布红色或青色斑点。雍正朝炉钧釉瓷器上那种红中泛紫、似成熟的高梁穗颜色,被称之为“高梁红”。

炉钧釉,也叫上满釉、画彩釉,是紫砂中大家相对比较陌生的装饰技法之一。其制作需经两次烧制工艺:先高温烧成素胎,再施彩釉进行二次低温烧造,最终形成钧釉风格的瓷器。以炉钧釉瓶、玉壶春瓶、天球瓶为代表的多种器型,展现了该釉色在宫廷用瓷中的广泛应用。

宜兴均窑今属江苏宜兴丁蜀镇,宜兴窑的烧造历史十分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宜兴地区就开始出现陶窑;两晋时开始烧造青瓷,其造型纹饰受越窑的影响很深。然而,由于釉质疏松,常出现剥釉现象。后经过改良,在晚唐、五代时期,宜兴成为南方民间瓷器的重要产地;随着紫砂的出现,宜兴窑也由明代起声名大噪,成为当时的烧陶中心,并仿烧宋代均窑所烧制的器物,因此宜兴窑又有“宜均”之称。而清代更是延续明朝紫砂壶器的繁荣,成为紫砂壶器发展的高峰;一直到今天,宜兴窑仍然是我国的重点陶瓷产区之一。

宜兴均陶蕴涵丰沛的陶瓷文化,带着厚重的地域特征、中国特色,在秦汉,唐宋的宜兴釉陶影响下一路走来,经上千年的艺术创造,获得了“名陶名器、天下无类”的赞语。均陶美在釉色,绚丽多彩。有蓝均、红均、铜均、白均等数十种,又以蓝均釉最为珍贵,赢得“灰中见蓝晕,艳若蝴蝶花”的美称。

此梅瓶制作于清朝时期,历史悠久,流传至今,实属少见,十分珍贵稀少。瓶体修长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为典型的清代梅瓶瓶式。瓷胎,蓝均釉施满釉,釉色绚丽夺目,开片细密,青若葱翠,美冠绝伦。

宜兴均陶留世甚少,此件藏品保存精良,历史悠久,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收藏价值极高,藏家必入!

作品图片

安全支付方式

  • 1、快捷支付

    扫码支付
  • 2、银行转账

    开户行及网点 户名 账号
    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亭林支行 上海淘壶人实业有限公司 32784708010558942
  • 3、门店交易(到店支付现金或POS刷卡)

    上海店上海市闵行区北松公路58号淘壶人紫砂艺术馆电话:18501662999
    宜兴店宜兴市丁蜀镇陶瓷城F区12号楼1148电话:18501671666

优质服务

  • 服务保证

  • 专业包装物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