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厚道”大师——何道洪

  • 日期:2017-03-17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何道洪,1943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王寅春、裴石民学艺,1976年进中央工艺美院深造。

“厚道”大师——何道洪

何道洪

何道洪,1943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王寅春、裴石民学艺,1976年进中央工艺美院深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件作品被故宫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香港茶具文物馆、中央工艺美院收藏或选作国家礼品。 醇厚雄劲、工艺精湛是何道洪在传统基础上提炼、形成了他个人的何氏风格。

在灿若星空的紫砂艺术界,何道洪被称为当代实力派的紫砂艺术大师,他不仅是一个紫砂技艺全面的陶艺家,更是紫砂艺术虔诚的朝圣者,当他步入紫砂艺界时,他就开始了他持续一生的朝圣之路。

伫立在林林总总的紫砂器面前,许多人被独特奇妙的工艺所折服,如果从欣赏到品评,那么你就会从紫砂的绮丽之极中复归平淡,直达高妙通灵的境界,火种薪传,庚续相继的紫砂陶,遗貌取神,也难逃紫砂三座里程碑——就是明末时大彬、清初陈鸣远和中国清代篆刻家陈曼生的藩篱和窠臼,时大彬藏巧于拙,将紫砂从竹炉上移植到台几上的拱玩,陈鸣远将紫砂古质的造型转折到生机勃勃的蔬果艺术天地,而陈曼生飞流直下,将紫砂融古通今,归集到点线面之安闲飞逸的灵动世界。拜读宜兴的中国陶艺大师何道洪的作品后,其“何氏风格”,折射出的“既雷霆万钧又安闲风流”、“既意趣高邈又仙风道骨”的宜人之处,真正领悟出大师在心仪先贤手泽的同时,入乎古又出于古,塑造出真正的紫砂新风格。不真正懂得“何氏风格”壶的人看到了仅是“短嘴、粗把”的肤浅之形,而真正的内涵与真谛,有识之士是心知肚明的,不然“何氏风格”就不会风靡不衰,成为时尚。

一场“紫砂黄金梦”,引发了前几年紫砂行业的疯狂、失序、失控。从业人员从几千人激增到超过三万人,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伪品、劣品、滥品充斥市场,“疯狂劲”过去,紫砂价格曾一度跌入低谷。

在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看来,经历一场“价值回归”,把反常的超高价位拉回到正常价位,还原紫砂的本来面目,这无论对紫砂从业者还是广大“壶迷”都是好事。

壶贵三品:名品、精品、孤品

何道洪被紫砂业内认为是继壶艺泰斗顾景舟之后又一位实力派大师,是当代紫砂艺人的领军人物。他的壶这两年在拍卖市场上炙手可热,拍价动辄几十万元、几百万元。

根据雅昌艺术网资料统计,二零零八年至今,各拍卖公司上拍何道洪紫砂作品一二五件,成交九六件,总成交额六五七七.六万元。其中最贵的一把壶是长风拍卖拍出的“集思壶”,成交价七四七.五万元。拍卖场的规则是,精而稀为贵。何道洪的壶能拍出如此高价,奥妙全在“精”、“稀”二字。

作为一位技术全面的紫砂艺术家,何道洪擅长光素器、筋纹器等,创作题材以“松、竹、梅”最为出名,风格敦厚、有张力。在紫砂界,除了技艺高超,他对精品的不懈追求亦为人称道。熟悉他的人说他的壶年产量最少,一年只制二三把壶,但件件都是精品,可谓“千金难得”,而且,他的作品都是孤品,绝不重复。

一九八八年,何道洪的力作“大松竹梅壶”被港商高价收购,多年之后,又有台商要求复制一件,并许以高价报酬,但他拒绝,他说,原因有二:一是真正的艺术品是独一的,不能随意复制,否则就是对收藏家的一种侵害;二是艺术不能为利所动,以金钱为目的很难创作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

曾经有人给何道洪出过一个“好主意”:向世界品牌学习,寻找“代工”,只要“代工”的作品达到了何道洪的标准即可。这样,既可以提高效率,还省却了藏家等待,两全其美。但何道洪对此嗤之以鼻,几十年来,他做壶都是亲力亲为,从不懈怠。即使是继承了“何氏风格”的两个女儿的作品,他也绝不会刻上自己的印章。

“现在很多人觉得壶难做了,卖不出去了。其实,道理没变:首先,壶要精,要功底好,还要创新;其次,壶不能滥做,所谓的名品、精品、孤品,热爱紫砂、嗜爱茶壶的,怎么能不收藏?”何道洪说。

何道洪可以说是年少有成,他一九四三年出生在宜兴丁蜀镇,年少时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后,他有幸得拜“紫砂七老”中的两位为师。他先和王寅春学习制壶和雕塑技艺,在圆器、方器、筋纹器等方面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此后又投在裴石民门下,重点学习花塑技艺,他三零多岁时就已经充分展现了“取形摄神、浑厚古朴”的何氏风格。

古溪

作者| 何道洪

容量:320CC

开创紫砂“豪放”新风

也是上世纪七零年代,何道洪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修造型设计,在系统地学习造型设计及现代美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后,他开始反思传统的紫砂壶艺。经反复试验,他终於形成独特的“何氏风格”:豪放、大气、遒劲。“大松竹梅壶”、“集思壶”、“道鼎壶”等紫砂作品一面世,便在紫砂界引起了震动。

如今,沉醉紫砂五零多年的何道洪,不仅贡献出了硕果累累,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紫砂专业人才,此外,他还潜心理论钻研,参与编写图书,出版专著。

“紫砂是有前途的。这不仅是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也不仅是从紫砂创新来说,根本原因只有一条:宜兴紫砂是中国的传统工艺品,是民族的,不是个人的。”何道洪说。

方韵

作者| 何道洪

容量:420CC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